ROOKIYAMA の 介绍

00后,接触SEO约3年,主要的SEO工作经验都来自于24年到25年这段时间。这段时间在深圳的一家SEO乙方公司工作,前后共主运营过13个项目,大约70%的项目有比较明显的流量提升。项目类别涉及C端/B端,行业有家居、电器、电池、打印机、汽配等热门类目,且有幸运营过小语种项目,是表现不错的项目之一。

目前离职状态,暂无找工作的打算。一大原因当然是想休息;另一个原因是想要自己做一些网站出来,尝试一下自己做项目,沉淀一下目前的经验,这个上班的时候没有精力去做,所以现在去做。但是呢,我是懒人!所以更新会非常慢,年前能做完大部分就是胜利!

而这个网站是我想运营的网站之一,以博客形式存在,并不考虑任何流量效果,仅用于满足自己的想法,记录自己学到的东西。所以这个网站会记录各种乱七八糟,不仅限于SEO的东西,欢迎各位垂阅ROOKIYAMA的文章表达的拙见。

同时,也欢迎大家添加我的微信,欢迎交流各种问题~目前只能交流SEO,其他东西,由于我阅历尚浅、腹中无墨水,读过的书大多都是学校教材,因此没有自己系统的逻辑和想法,不介意也可聊~友好交流,交个朋友~比心♥~

文章代写服务の介绍及说明

为什么可以找我做?

本人曾就职于深圳某乙方公司,有一年多的SEO服务经验,工作包含了几乎整个SEO流程,如关键词调研、站内内容优化、文章调研、文章撰写、外链推广等。

前后主运营过13个项目,涵盖B/C端,行业为家居、家具、科技产品等热门行业,其中70%的项目有比较明显的流量提升,并其中一个项目的文章流量情况已几乎达到同行TOP的水平(个人自信地认为)。

若项目比较缺人手更新内容,又不需要做特别有技术含量的东西,那找我做可能会比多招一位员工更划算。

找我做会有什么问题?

如果以下情况您非常介意,那或许不找我会比较好~

  • 我有CET6级证书,能粗略浏览英语内容,但书面写作能力一般,所以对于AI写作的内容没有办法修改得“地道”、“native”等风格。
  • 我使用GPT输出内容,并人工审核、修改文章内容。因此对AI率不负责,同时我也不认同AI率这种东西。
  • 我可以学习您的产品、品牌资料,在文章中结合贵司的情况增加内容。但无法做到像本公司员工那样地了解产品,写不出特别符合品牌特性的内容。
  • 即使是转化/商业类文章,文章的转化率也是非常低的,因此无法保证转化率。
  • 我只能让文章符合SEO规范,但不保证任何排名预期,因此也无法保证点击率等流量数据。

最后的最后

不找我也没有关系,也可以加微信一起聊聊天~就当交个圈内的朋友。感谢~

后面的内容是服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,以及我的项目案例,请垂阅~

SEO文章代写

200元/篇

  • 文章话题调研与安排
  • 文章撰写(篇幅视话题而定)
  • 文章上传
  • 文章收录
  • 文章后续数据监控及二次优化(6个月内)

站内SEO优化

4000元/站

  • 网站审查
  • 行业关键词调研
  • 关键词布局(附关键词表)
  • SEO竞对分析
  • 网站内容优化

服务可能存在的问题 – FAQs

1. SEO文章代写和站内SEO站内优化的具体服务内容是什么?

文章代写的部分中,包含的服务如下:

1. 文章话题的调研与安排:我会通过提供的关键词、导航栏关键词、网站中的产品词等进行调研话题,调研方式有semrush调研、竞对调研、搜索结果调研、Reddit调研等,话题类型有信息类、导购类、商业类等,这里主要以导购类和信息类为主。在选择话题时,主要的依据有:潜在流量、关键词难度和商业价值。首先我主要通过文章的潜在流量来判断是否值得去写;其次对于通过关键词找到的话题,再考虑关键词的难度;最后,假如话题您判断有很不错的商业价值,那我也会认同和选择这样的话题。

2. 文章撰写:文章撰写里,我会先写好大纲,然后交给GPT,让它帮我输出相应的内容。之后我会审核该内容的可读性和可靠度,SEO友好度,并结合产品或品牌资料,增加一些独特的转化内容,并进行修改。

3. 文章上传:我会根据网站的排版要求进行上传。如果不放心我,那自行上传也是可以的。

4. 文章收录:将文章提交到GSC进行收录。一般来说一两天,甚至当天即可收录;若长期未收录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收录。

5. 文章数据监控与二次优化:文章一般在3个月左右开始有效果。根据后续几个月的情况,决定是否需要去二次优化;若二次优化,则根据出词的情况,添加/替换覆盖的关键词,并写出相对应的内容。这里我定在6个月内,是指发布后那一刻起的6个月(180天)内。定六个月是因为,短时间内大部分文章是看不到成果的;长时间太长,对我来说属于负担。

基于以上的内容,我认为200块/一篇是比较合理的,不便宜,也不贵。

而站内SEO优化的部分,则比较杂,4000元/站只是一个参考价格,比较难以一一概述,但优化上都有这些内容:

1. 网站审查:我会首先检查你的网站的SEO做得如何,包括网站收录情况、流量情况、域名时间、关键词覆盖情况、SEO元素是否完整等,决定网站的优化

2. 行业关键词的调研:这里其实和文章话题的调研差不多,但如果需要站内SEO优化,那我会考虑适合于文章以外的关键词,这样可以更加地全面。

3. SEO竞对分析:这个也属于调研的一部分,只是拆出来讲了。简单来说,即分析对手可参考的SEO关键词、SEO的动作等,并看看是否适合自己的网站使用。

4. 关键词布局:在调研后,会根据关键词的搜索意图、搜索量和KD,选择和页面匹配的词,并布局到重要的SEO元素里。这里除了上传到网站外,还会形成一个关键词布局表,根据这个表做内容,可以为今后的SEO定好关键词方向,并且防止关键词蚕食的问题。这里需要说明的是,布局的产品词中,一般用在分类页居多,至于首页和产品页,是需要考虑关键词的搜索意图来决定是否需要特意做SEO优化的,否则保持可读性即可。

5. 网站内容优化:这里是后的步骤,也是花费时间最长的部分之一。在做好关键词布局后,就需要根据这些关键词,去补充相应的页面内容,或覆盖关键词等。同样地,在第一步”网站审查“中所发现的问题,也会在这个部分进行修改优化。

2. 既不能保证排名,也不能保证流量,找你写文章还有什么用?

首先要解释为什么不能保证排名和流量。这是因为做SEO,只是把网站做得让谷歌容易发现,并且更方便地抓取里面的内容,这样可以有助于获得高排名,但”有助于获得排名“和”谷歌给你排名“是两码事;另外,排名是和很多因素相关的,不只是内容质量,内容质量也只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,且它不可量化,也不可名状,只有”对用户有价值“这一条铁律;最后,在目前来说,获得高排名,才能获得流量,而目前谷歌的AI mode已经抢走了许多流量,因为大多数的话题,最重要的其实只有几句话,而用户看到AI给出的回答后,已经不需要再点开页面看文章了。

那文章就没有用了吗?当然不是。排名依然在排着,高排名依然意味着谷歌对你内容和网站的认可,若有流量那是好上加好。所以,文章在提高网站的权重和相关性的方面的作用依然不变。

但如果想要提高网站的转化率,则要多渠道协力合作,而不仅仅是SEO,来获取用户的信任促进下单。

3. 为什么你不认同AI率?

简单来说,要”检测AI率“,我认为不能够以”评价冰箱能不能制冷,不需要我会造冰箱“的角度来解释。如果一个网页的免费小工具,就可以检测出多少是AI写的,那它完全可以造一个比肩GPT的AI工具出来。另外,它令人迷惑的地方有很多,也是我不认同AI率的地方:

1. 目前号称能检测AI率的在线工具非常多,但每一个测出来的结果都大相径庭,意味着其实工具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检测标准,如果有这个标准,以他们的能力,我不太相信他们获取不到这层信息。

2. 之前用得比较多的是zeroGPT这个工具,它是AI率检测出来比较高的之一。根据我目前的观察来猜测,它只是通过检测AI出来的一些语言习惯,然后判断是否是AI写的。从GPT5-Thinking出来后,用thinking写的文案几乎都在百分之20甚至更低,因为它的语言模式变了,它出来的文案也不像是写文章,至少我看着不太喜欢;而GPT其他的模式,以及gemini,都能检测到比较高的AI率。

3. 我在检测AI率时,同一段话,不同的上下文,也会改变判断是否是AI写的结果。

4. 假如不用thinking,怎么降AI率呢?以GPT-4o为例,让它整篇重新去写就好了,总有一篇能降得很低。非常荒唐。

那等于我认同AI写的内容吗?是也不是。

从是的方面来说:对于我以前的工作——乙方来说,AI是帮助我们快速了解产品的渠道,对于通用的内容,我们也不必重新去学习,只需要让他重新组织语言就可以了。我们不是科学家或者技术人员,这种内容即使文笔再好,也不会有更多实质性的内容出来。但这不代表这样的内容不可以获得排名和流量,我有两篇文章印象深刻,他们流量非常好,后续二次优化才想起来,那是我为了赶进度,几乎没怎么修改过,直接用了AI出来的文章。

从不是的方面来说:AI出来的内容无法个性化,这里的个性化是指匹配到不同品牌的需求(虽然这个需求很多无非就是添加产品,写卖点);即使给AI给出了卖点,它也会植入得比较生硬;从语言方面来说,它是一个LLM模型,它是猜测下一部分的内容最大概率出现什么样的内容,无法理解什么是”通顺“,”简洁“,”复杂“,”native“,总是出来很相似的语句、表达方式、句式等等。从小红书最近越来越多的Deepseek生成的帖子,也感受到了外国人看了那么久AI生成的内容的不适感。因此我觉得,如果想要比较好的用户体验,有比较好的英语功底还是需要的,可惜我没这个能力。

4. 表达不“地道”、”native“的文章,能获得好的排名和流量吗?

可以!

前面也有提到说,我其中两篇印象最深刻的文章,都是几乎没怎么修改过,直接用AI输出的内容,但都分别是那两个项目流量最多的文章。

这说明,是否是AI出来的内容,和它是否会获得流量没有太大关系,重要的是”对用户有价值“。另一方面也说明,谷歌对于”内容质量“的判断,是不可量化的,也不可名状,谁都说不出来是否是有”价值“的。而谷歌是通过用户的浏览数据来判断页面质量的,比如停留率,浏览范围,浏览页面数等,也就是说,能给用户的有价值的内容就是有质量的内容。

所以,让用户有更好的网站体验才是上策。

5. 你的话题选择逻辑是什么?

如前面服务内容中所提到的一样,对于不同调研方式的话题,会以不同的考量去选择,但总的来说都可以说是从流量潜力的角度去考虑的:

1. 对于关键词调研出来的话题,我会从关键词流量去考虑这个话题是否值得做,其次才是考虑KD。当然,KD较低的话题会优先安排。

2. 对于竞对、论坛等调研出来的话题,主要就是查看这些文章能获得多少的流量,来考虑是否值得去写这个话题。

3. 对于People Also Ask的内容,则会考虑是否值得写一篇文章来上排名,亦或者是作为一个子话题放在一篇文章里,最后也是参考文章的流量潜力。

当然,还包括所有认为有商业价值的话题。比如一些B端的话题,这些话题一般调研难以找到相关的词,但假如有人搜,那就是精准客户。

6. 你的关键词选择逻辑是什么?

我的关键词的选择逻辑是:搜索意图>关键词搜索量>KD。

原因是,页面的类型和内容需要匹配关键词的搜索意图,这样用户点进来,看到的是他想看到的内容,才会有继续浏览的意图,满足“对用户有价值”“内容高质量”的条件。所以,为页面选择符合搜索意图的关键词是最主要的。

其次是关键词搜索量和KD,这两个数值的意义顾名思义。但为什么我会先考虑搜索量?无论是搜索量和KD都是一个预估值,而搜索量是相对比较具体的值,KD则比较抽象,是一个相对值,从这方面来看,将搜索量放在更重要的参考位置是更合理的;其次,KD作为一个相对值,它的可靠性并不高,行业内常有KD仅有十几的词做不上去,却能做KD 99的词。

7. 如何让文章的效果更好?/ 为什么还做站内SEO优化?

这两个问题放在一起的原因是,对我来说,后者就是前者的答案之一。所以为了博客的效果更好,如果没有做过站内SEO优化,我是比较建议去做的。

如果想让文章效果更好,可以尝试以下的方法。

从文章质量来说:

  • 保证内容对用户是非常有价值的,有参考作用,有实践的意义。
  • 保证内容的独特性,比如你的公司可以给用户输出一些什么样独特的价值,比如小公司所能承诺的服务,大公司最近做了一些什么样的研究,你的产品的独特性在哪里等等。
  • 保证内容的专业度,即,在行业深耕过后,通过自己的服务,与用户的沟通等,会发现一些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”的问题,这部分的内容就可以很好地突出你的专业性。

从用户体验角度来说:

  • 保证大纲的逻辑性,以及对于主题能不能完美地阐释清楚。这里的“阐释清楚”,并非是追求内容的“丰富度”,而添加各种无关的内容进去,而是尽可能地从多角度来简洁、清晰地阐述好文章的主题。
  • 添加一些帮助用户加深理解的文章链接;添加图片、信息图、表格等,丰富阅读体验;添加目录板块,帮助用户了解文章的脉络
  • 网站所使用的模板样式有正常排版过,标题、正文不会过大或过小,颜色不突兀,字、行之间不挤压。

从SEO角度来说:

  • 将关键词埋入首段正文、title、description、H标签、alt标签内。
  • 适当使用一些体现说明性质的格式,比如“列表”,“表格”。
  • 将title、description写得容易看并吸引人(需要英语功底)。
  • 做好站内内链到相关的页面,也可以链一些链接到权威性站点。
  • 适当推一些外链;适当在社媒上宣传这篇博客。
  • 在文章板块中,适当添加一些相关文章、Tag标签等内容。

8. 文章出效果一般要多久?

一般来说,文章出效果是3个月。但不排除有一些话题选得比较好,一个星期内,甚至第二天就有效果,而有一些,甚至要四、五月才有效果。

因此,我定了一个六个月以内可以做二次优化的时间,因为这个时间相对比较合理。假设一篇文章三个月有流量数据,可以观察一个月,随后根据流量数据来决定是否进行二次优化会比较好。

9. 你可以做外链吗?

不做。因为我没资源。

以前公司里,我们也是找外面的商家去做外链,因为大部分外链不值得花这个时间上去,手工去做性价比特别低,不如去买一些。比较好的外链也是买的,需要自己去联系比较好的网站的站长。而我们有一位同事专门做这个事。我们运营的部门则是定好需求,将需求告诉这位同事,让他去完成。

因此我可以告诉你如何去买,如何识别,但我没办法提供外链给你。

10. 站内优化是所有页面都做吗?

不是的。我认为只需要做重要页面的即可,即首页、分类页(B端则是解决方案页)、产品页和博客页。至于其他通用页面,做了也没意义,没人会去专门去搜某个特定网站的联系页面等等这种词。这些通用页面做好展示品牌的功能即可。

即使是重要的页面,也需要根据行业以及关键词的搜索意图去定是否要做。有不少的行业首页和产品页是不需要去特别优化的。

11. 如果决定找你合作了,服务流程是怎么样的?

流程是这样的:签好合同后,需要先让你提供一下关键词、产品/品牌资料,我去学习+调研,大约一个星期,并给出20个左右的话题选择,每写完一篇,并且谷歌收录后,则交付一篇的钱。以此循环。

假如是包括了站内优化,则签好合同后,先打40%的定金,我会在第1-2个星期做好产品/品牌资料的学习,调研关键词,并用1-2个月的时间(视页面数量和具体情况为准)做站内优化,上传好站内优化的内容后,交付站内优化的款项。随后再继续做博客的服务。

以上流程如果觉得不放心,可以商讨~

文章与项目案例展示

以下是我认为做得比较好的项目的semrush数据的截图,都是整体的一个流量数据表现情况,semrush的数据不精准,但是可以参考它的趋势表现。红框是该项目我接手的时间范围,如果需要了解更详细的一些数据,可联系我截图。